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07206»教化十善业 关闭恶趣门———网友反馈|2022-01-14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2466
发表于 2025-2-12 14: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友反馈(标题)             2022反馈(标题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表通

博客精选

解答来信

博客精选》总导航

网友反馈》目录

教化十善业 关闭恶趣门

———网友反馈|2022-01-14博客

十善业是一切佛法的基础,是诸佛菩萨成就圣果的起点,从一个普通的世间凡夫发心做善男子、善女人起,直至究竟成佛,所践行的善法,都可归于十善的纲领之下。因此,十善业是修行人自度和度他的主要内容,是无上菩提道的根本。

在第二册《学菩萨道行十善业成就善果》中,二地菩萨已经脱离身口意的细微染垢,称为离垢地,在调伏、柔顺、正直、寂静的境界中继续深入修十善,并以摄受众生广行十善为己任,在弘法利生、广度人天的自他善行中,继续向更高境界修行。从一地菩萨起到成佛,每个阶位断一品无明,十二品无明断尽,方证得佛果。

师父曾经开示,佛门中善的标准远远高于世间一般的好人好事,佛法中关于善的说法有不同的境界,在大乘菩萨行人眼里,凡是有利于众生未来究竟利益的善,才是真善、纯善,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眼前的利益;假如只有目前利益,却不利于未来的解脱,哪怕再受人赞叹,都不能算是真正究竟的善。

在一次法会上,师父曾讲过一个“方丈度母”的故事。方丈年迈的母亲找到出家的儿子后,只求在寺里能有口饭吃,但方丈不为亲情所动,坚持让沙弥每天监督母亲,只有念一声佛,才能得到一粒米。大家都埋怨方丈太过绝情,连几粒米都要和生身母亲计较,于是纷纷背弃他离去。终于在三年后,母亲叫来了儿子,对他说,感谢法师度了我,正是这几年我每天精进地念佛,佛祖来接引我往生西方了!说完,老太太合掌一念佛号,真的往生极乐。众人见到这惊人的一幕,才醒悟方丈当年的苦心,纷纷前来忏悔,原来这才是真善、纯善、真慈悲啊!

在人间行菩萨道,非但要经受环境的磨难,还要经得起来自众生境界的考验。本篇开示里提到,师父面对我们的无明和缺点时,会针对每个人的性格、秉性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纠正,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尽早醒悟忏悔,不要让孽障继续滋生,进而影响生活,妨碍修行、解脱。佛门严师出高徒也是这个意义,假如师徒之间“一团和气”,反而得不到究竟利益。

因此在节目中,我们经常听到师父对有些听众会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一般地教导;而对有些人却是毫不客气地严厉批评,甚至作师子吼。如果没有理解这份为人师者的良苦用心,还会觉得师父怎么会这样的态度?是不是这天正好心情不好?用人间眼光来分别,就如那个典故中全寺的人都误解了方丈一样。

菩萨行者在自修十善业时,是不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的,他的心中历历分明,了知诸法皆空,没有丝毫“我”的执著,这种纯善纯净的心行,成就的是出三界六道,成圣证果的净业。而这份能够究竟利益众生的纯善,往往在当时会遭到很多人的不解或责难,但菩萨行者却把这种磨难当作成佛的资粮,这也是历代真修行人面对各种艰难坎坷时,永葆道心不退的信仰所在。

菩萨行者以纯善、真善自度,但在教化众生行十善时会循序渐进。因为菩萨行者深知,众生堕落三恶道的原因是行十不善业,作恶太多,因此首先要以弘扬十善来关闭恶趣之门。但因为众生的发心层次和当下追求不同,行十善业得到的果报也不同,弘法的层面必须与之相契合,比如只求人天福报,今生安乐,以这样的心态行十善,可得今生幸福,来生投入三善道;假如为了自我出离轮回而行十善,成就的是阿罗汉果位的资粮;假如以为众生的菩提心来行十善,就是在集聚未来成佛的资粮。

佛法分人天、解脱、菩萨三乘,最终的目标都是解脱成佛,我们虽然目前的发心还无法真正做到彻底的纯善,但这篇开示已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那就是以无我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慈悲智慧的妙法行善巧方便,接引有缘,行善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佛是为了更好地广度众生,使众生都能得到善果。

李同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