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妙语】084_境界超越-境界中人
一日,禅师从野外采回几颗菊花,便种在禅院里。到了第三年的秋天,整个禅院都长满了菊花,简直成了菊花园,花香宜人,山下的村子都能闻到香味。于是,村民们便上山来欣赏菊花,他们都忍不住赞叹,并且向禅师要求能否采回几朵回去种在自己的庭院里。在得到禅师的同意后,他们就立刻动手挖花根了。前来要花的人接连不断,如此经过很长时间,禅院里的菊花就被挖得一干二净。没有菊花的院子里显得有一些寂寞,弟子看到满院的凄凉后,对着禅师感叹道:“师父,很可惜啊,原本我们这个禅院应该都是香喷喷的菊花,现在没有了。”禅师笑道:“弟子,这样才好啊!三年后,我们整个村庄都是菊花香。”
我们损害自己的私心杂念,就是放下;我们付出自己的一点时间,让别人开心法喜,让别人能够念经解脱,就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跋提王子的快乐
——20160818 马来西亚·马六甲
在佛陀时代,有位跋提王子和两位同参法友在山林中打坐。有一天三个人情不自禁地喊道:“我们快乐啊,我们很快乐。”佛陀听后就问他们:“什么使你们几位这么快乐呢?”跋提王子说:“想我当初在皇宫的时候,日夜为事务操劳,长年累月不得休闲,还要担心自家的生命安全,虽然我住在奢华舒适的皇宫,吃着山珍海味,穿着绫罗绸缎,边上都有很多人保护,但我总感觉到恐惧不安,吃不香,睡不着。现在出家参禅,内心不再有任何的负担,每天都在法喜当中度过,无论走到哪里,觉得舒心自在,所以不禁从自己的内心生出非常法喜之音。”我们人就是这样,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法喜。很多人天天觉得很寂寞,“没人理我,没人跟我讲话,我很不开心,我寂寞,我无辜、无缘”。我跟大家在槟城见面会智慧妙语的时候讲过,当你觉得自己很忧郁、很无辜、很孤独的时候,请你到孤儿院去走一走,看看那些从小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他们是不是比你更孤独?当你自己觉得这个还不够、那个还不够的时候,当你觉得自己身体左不好、右不好的时候,希望你到医院里去走一走,看看那些快要死亡的人他们怎么过日子的,你就会觉得你很幸福;当你觉得人生什么都得不到,为什么这个世界对我这么不公的时候,请你到墓地去走一走,可能你就会知道你是活在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好好地对比一下,知足常乐,那是学佛的根啊!所以,希望你们好好地知足吧!
拿《金刚经》宣誓的议员
——20130726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开示
我曾经在新西兰开示的时候我讲了一个事情。后来他们一个议员,这个议员是华人一个很厉害议员,他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拿着《金刚经》宣誓成为议员的人。因为在新西兰也是英联邦国家,他们都是拿着圣经,他说我是信佛的,他说我宣誓,我拿着《金刚经》宣誓。他非常喜欢师父,他跟师父谈得很深。好几次,他跟师父说,师父你讲了一点让我真的受益匪浅。他说人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伟大很大。你说了,一个人坐在汽车里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看见做的漂亮皮沙发,看见上面的镜子,边上各种设备,觉得自己很大。我告诉他找飞机飞离地面的时候,飞得越高越高,到最后你以为在你的汽车里面很大,实际上天上的菩萨看着就像蚂蚁一样,到了最后连蚂蚁都不如,就一个微尘。听得懂吗?所以过去皇上,为什么下面的大臣跟皇上讲,启禀皇上,微臣,微就是很微小的微;臣,就是君臣的臣。他的意思就说我非常渺小,很客气。所以所有的这些东西大家要学呀!不要丧失自己学佛的好机会,真的要好好学。
跟大家讲,“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我们在人间要懂得,山溪里的水,一会儿随着季节涨潮,一会儿随着季节退潮,不像大海。用这个来比喻我们做人,不明事理的小人,反复无常,变化不定,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心胸开阔。在人间,对待那些伪君子,我们还能应付,因为他们是在学君子的样子;对待那些真正的小人,因为他没有自己顾忌的底线,你可能就会被他伤害,而且毫无退路可言。
当年,郭子仪是一个宰相,在接待所有比他小的官的时候,他穿得整整齐齐,非常尊敬他们,跟他们讲话;看到比他高的官,他永远是很随便地讲话。边上的侍从就说:“丞相,为什么你对那些官比你小的人这么客气、这么尊敬?为什么对比你高的官,你倒反而很随便?”郭丞相说了一句话:“因为小人容易记别人的仇,所以当你不尊敬他,一旦他们得势,你可能就会给自己埋下伏笔。”果然,郭子仪退了之后,他很尊重的那些人,很多都成为高官,对他很好,而曾经伤害过那些人的人,受到了惩罚。这就是我们学佛人应该懂的,要尊敬所有的人,要用平衡心、平等心去帮助别人,要尊重别人,才能让别人尊重自己。今天,你都不懂得尊敬别人,谁还会尊敬你?
谦和的大人物
——20180617 澳大利亚布里斯本
苏东坡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傲气十足的人。有一天,他在田园小路上行走,突然和一个村姑相遇。村姑挑着一担泥,两个人互不相让。村姑并不认识他是苏东坡,她提出了一个上联,若苏东坡能够对上下联,她就甘心让路。村姑的上联是“一担重泥(仲尼)挡子路”,苏东坡一听“这还了得啊,这个女子很厉害!”想不出下联。两边水田里插秧的农夫大声笑他,情急之下,苏东坡大声回应“两旁夫子笑颜回”。苏东坡的下联当然不如上联精彩,他只能脱下鞋子为村姑让路。事实上,一个人的轻和重、贵与贱,绝不是自己能够定下标准的。平静谦和,不贡高我慢,才是你最重的分量。
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被一个贵妇人当作搬运工搬箱子。托尔斯泰十分愉快地搬完了箱子,并且得到了一个卢布的报酬。当贵妇人得知这个搬运工是托尔斯泰的时候,羞得满脸通红,想要索回那个卢布。托尔斯泰高兴地说:“不,那是我劳动所得,和稿费同样重要。”
美国总统里根,虽然贵为总统,却经常能够把自己看轻。一天,他的秘书告诉他,有一个叫比利的男孩子身患重病,不久就要离开这个世界,听说这个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做总统。于是里根选了一天,把这个孩子从医院里请到了白宫,让他坐在了椭圆形的办公室里,亲自给这个孩子做助手,帮他处理公务,一直到这一天的结束。
大学开学的日子,有一个新生拦住了一个看门的大爷,让他照顾一下箱子,“大爷,你帮我把这个箱子看一看。”第二天才发现,这个看门的大爷竟然是北京大学的副校长、著名的学者季羡林。这位学贯中西的学者竟能够如此地看轻自己,也许正是他成为当代学人榜样的原因之一。
人要放低自己才会越来越高,要学会像麦穗一样,长得越高,头要变得越低。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候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没想到他的头就“砰”地一下撞在门框上,痛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搓揉头,一边看着比他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着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想要平安无事地活在世界上,你必须要时刻记住,该低头的时候就要低头。这就是我教你的人生哲学第一课。”
在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回乡后,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但是子女却反对他,说:“父亲,您当了一辈子高官,我们没沾到一点光,好不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却如此不顾我们。”刘荫枢很伤心,他觉得自己虽然一身清白,但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于是,他用尽一生的积蓄,历时五年,造了一座大桥,取名“毓秀桥”。桥修好后,他对子女说:“我之所以用全部积蓄修桥,就是要告诉你们,自己的路自己走,不要靠父亲的钱,自己的生活由自己去创造,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了彻底消除孩子们依赖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桥卖给了官府。刘荫枢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人的品质是学佛的基础。有一位四十多岁衣着非常高雅的女人,领着儿子走进一个企业大厦楼下的花园里吃东西,不远处有一个老人在修剪草木。妇女和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往地上扔了一个废纸,老人什么话都没有说,走过去捡起来,扔进了一旁的垃圾桶。过了一会儿,妇女又扔了一个垃圾,老人家再次走过去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一连三次,老人家一句话都没说。妇女指着老人说:“儿子,你看见了吗?你如果不好好上学,将来只能做一些低贱的工作。”老人听见了,过来说:“这位女士你好,这里是我们集团的私家花园,请问你是怎么进来的?”中年妇女高傲地说:“我是刚被应聘来的部门经理。”这时一名西装革履的男子走过来,恭敬地站在这位老人面前,对老人说:“总裁,会议马上就开始了,请您马上准备出席。”老人对该男子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的职务。”老人走向小男孩,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希望你明白,在这个世界上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和每个人的劳动成果。”这位中年妇女发呆了,瘫坐在椅子上,如果她知道这是总裁她一定不会这样做。尊重每个人,不以身份来区别,这是你的修养和风度。学佛做人,风度不是装不出来的,人如果不能从内心修出品质的高尚,就会暴露出你在人间虚假的一面。财富不一定是一辈子的朋友,学会尊重别人才会真正拥有心灵的财富,这才是学佛人的境界。
很多人动不动就喜欢用自己的能力与别人比,去显化,让自己得到心里暂时的满足。美国著名的拳王乔·路易,纵横拳坛,打败众多高手,但他私底下为人十分地谦和、友好,完全不像在赛场上那般勇猛模样。有一天,他和朋友骑车一起外出,在马路上,后面有辆车被他们稍微堵了一下,不停地按喇叭,开到前面停下来,货车司机气冲冲地指着他们一顿痛骂。货车司机走了以后,他的朋友问他:“我的拳王啊,那家伙那么无理,你为什么不好好修理他一顿?”乔·路易轻松地回答说:“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罗素,你想卡罗素会为他唱一首歌吗?”这就是智慧。你是一个有修行的人,当别人攻击你的时候,你去跟他争吵就是在降低自己的智慧,当自己的太太或先生在辱骂你的时候,难道你也要跟他一样成为人间的凡人吗?“忍”字头上一把刀。这把刀就是一个烦恼,如果你将烦恼放在心中,你一烦,它就割一下你的心。当我们遇到令自己气愤难当的事情的时候,心要平、气要和,用一颗包容别人的心,给自己带来的怨气与不快才会慢慢散去,这就是学佛人的忍辱,这就是养心人的精进。
人在苦恼当中还不知道苦恼,这是最苦恼的事情;如果哪天知道这是苦恼了,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就会自动消失。没有经历过苦恼和烦恼,一碰到苦恼烦恼就会心神所失,很多人一碰到孩子成绩不好就大跳大叫,很多人发现先生回来晚了就大叫大吵。知烦恼者知虚空,昨天的烦恼可能今天就没有了,昨天让你痛恨的事情可能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想一想,我们小时候有多少痛苦的事情,现在还有吗?我们今天痛苦的事情,等到哪一天躺在病床上爬不起来的时候,还会为此烦恼吗?知烦恼是虚空,知人生是无常,这就是悟性。佛经中说:“若知我空,谁受谤者,若知无我,烦恼何生。心若不生,境自如如。万境本闲,唯心自闹。”
在清朝末期,有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可能大家也不陌生,叫左宗棠,他非常喜欢下围棋,他的属僚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有一次,左宗棠出征前往边境,途中看见有一个茅舍,横梁上挂着一个匾额“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不服,“来人啊,下马,待我前去与他对垒。”入内与茅舍主人连下三盘,主人三盘皆输,左宗棠笑道:“哈哈,你可以将此横匾卸下了!”随后,左宗棠自信满满,兴高采烈地走了。没过多久,左宗棠班师回朝,又路过此处,好奇的找到这间茅舍,赫然仍见“天下第一棋手”的牌匾仍没有拆下,他又入内,和主人说:“你既然以为你是天下第一棋手,让我再跟你对垒三盘。”这次,左宗棠三盘皆输。左宗棠大感讶异,问茅舍主人:“为什么这次你赢了我呢?”主人答:“大人,上回您有任务在身,要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的锐气。现今,您已得胜归来,我当然要全力以赴,当仁不让啦!”世间真正的高手,是能胜别人,但是能胜不一定要胜,有谦让别人的胸襟;能赢,而不一定要赢,有善解人意的意愿。生活难道不是这样呢、吗?有时候能够原谅别人,为什么不原谅别人呢?当别人身体不好、情绪不好的时候,为什么非要和他闹呢?人生要懂得谦让。聪明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包括聪明;聪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却勇于舍得。真正的耳聪目明,耳聪是能听到别人的心声,目明是看到别人的心灵。有时候看到不等于看见,看见不等于看清,看清不等于看懂,看懂不等于看透,看透不等于看开。
我只写了一本
——20181230 马来西亚•吉隆坡
难得糊涂。其实这个“难得糊涂”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难得糊涂,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境界在提高,因为与世不争,你就变成难得糊涂。自身的精进,与世不争,收敛自己的光芒。所以传统文化说,欲为大树,莫与草争。你今天要成为一棵大树,你为什么还要去跟那些杂草争啊?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召开了作家峰会,许多作家应约而至。当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炫耀他们作品的时候,只有一个衣着朴素的女人安安静静地坐着,微笑着倾听着。她身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喋喋不休地向她吹嘘自己的100多部作品。最后她被问及有几部作品的时候——因为这个男的不停地问这个女的,最后他问:“夫人,请问你有几部作品?”她微笑着说:“我只写了一本书。”她身边的这位作家立刻得意起来,又问她:“夫人,您写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她只答了一个字:“《飘》。”[注:英文书名《GoneWithTheWind》]那个作家立刻羞愧得不说话了。这个女人就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她用自己的谦虚、微笑向世人展示了她收敛自己光芒的人格魅力。
现在的小朋友,搞都搞不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老师就问:“这代表什么?”老师就问,学生说:“代表这个人是近视眼啊!”他把这个光当成雪啦,疑是地上霜嘛,开玩笑了!实际上,一个人的心态代表你的修养,很多人,我告诉你,做不了经理,做不了老板,为什么?心态不好。你们去商店里买东西,跟营业员吵架的,都是(没听清),如果把经理找来了,经理会怎么做?他之所以能做经理,他首先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跟人家说:对不起,哎呀,我们工作做得不好,对不起,对不起,我们做错了,哎呀,先生,希望你能够原谅,我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的!这叫经理,肯跟人家赔礼道歉的人,肯说自己错的人,他的境界高,位置就能高,跟人家吵架“什么我错啊?就是你错”怎么怎么搞,搞到后来,他的境界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