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比丘修行,他的心常为外境所牵动,就像我们现在修行,经常被外面的名、利、色所牵动。佛陀就告诉他修行的方法:“比丘啊,你在修行的时候心易散乱,都没有把‘死’放在心头。假使你能知道人生无常,一切声色外境都不能诱惑你了。”其实佛陀的意思就是告诉他:“你如果把死放在心中,你就不会接受社会上对你的各种诱惑了。”我现在跟你们讲,你们可能还不理解,听师父慢慢给你们道来。
佛陀的话恰巧给一位国王听到了,这国王心想:“只要让佛陀的弟子记住一个‘死’字,他就不会被外境所动了,他的心就定下来了,有这么简单吗?”他就想来试试。正巧他们国家有一个人诽谤比丘,那个人说:“比丘也是人,虽身出家,难道他们的心就不贪恋五欲之乐吗?”他诽谤。国王就派人:“来人啊,把他抓起来。定罪为侮辱圣者,要处以死刑。如果你想免除死刑,现在你拿一钵满满的蜂蜜周游街市一圈,如果你一滴都不滴出来,我就赦免你,否则死罪难饶。”
国王事先在这个罪犯要路过的街市旁边,布置了很多音乐、歌舞,悦耳的琴声、很多如云的美女,让别人看了心都会动的。这时候这个罪人拿了一钵蜜,因为他心中只想到一个“死”字:“如果我今天一滴蜜滴到外面来,我就死定了。”他就这样一直想着:“哎呀,不要死啊,不要死。”他就走完了这整条街。国王问道:“你走完了,蜜没有滴出来,免你死罪。但是本王想问你,你在街上听到什么声音吗?”“皇上,没有。”“你看见有什么人吗?”“没有。”“那街上的音乐和歌舞伎,你难道没有听到、没有看见吗?”“启禀大王,我手中拿了那满满的一钵蜜,如果滴一滴出来就要死,所以我一直把死记在心中,我就不知道外面发生什么了。”
国王对罪人说道:“佛陀说得不错,把‘死’放在心中,知道人生无常,那么一切声色都不能诱惑别人。你说比丘是人,这个固然不错,但因为他们心中知道世事虚幻,生必有死,哪里会贪恋五欲呢?那你为什么要诽谤圣者呢?”那个人听国王一讲,深深地觉悟,从此不再谤佛。
人的一生不会都处在同样的环境和心境下,所以人生坎坷,不是有这样的事就是有那样的事,常常不得安宁。就是让我们懂得人生无常,人不可以把很多痛苦放在心中,外境在变化,你的内心不要变,这就是修行。因为没有一件事情比死更痛苦的,所以当你自己经不起诱惑的时候,你想一想,这比死还难过吗?你可能就越过了一个劫。不要在人间把单纯的事情看得非常严重,因为这样你会很痛苦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你每天可以看见很多众生的过失和是非,那你就会帮他背业,就会感觉到自己很痛苦。如果这样,你赶紧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清净,甘于寂寞,最主要的都是一种感觉。远离是非自无过,耳根清净拒闲话,常念佛号堵口舌,大道无言心自然。所以不要去随便地讲,不要去随便地评论,那就是有智慧。我们学佛的人就要克服种种烦恼,离苦得乐的人才叫智者。智者为上,愚者为下。好好地学佛,让我们共攀四圣,谢谢大家。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九十二集《境转心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