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白话佛法》第五册第三十七篇《无生亦无死》
摘录:“信即得度”。你一相信马上就得到救度了,你不相信你就不能得到救度。“见佛了生死,学佛度一切”。只有认知人是虚实二化,你才能修成佛性。
分享:又到了学期开始,决定自己这学期有没有课上的时候。现在的我已经能够坦然接受注册学生不够,班级被取消这样的局面。因为心中坚信,完全交给菩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没想到,刚从法会回来,就看到邮箱里躺着另一所学校校长的邮件,请我帮忙这个学期代课。而现在任教的学校的两个班级虽然因为注册学生人数不够最终被取消了,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告诉了我不能继续学习的原因。其中的一个班级主动申请下个学期再回来上我的课,请求学校下个学期依然保留他们的班级。而学校也同意了。更有一位学生为了保我的课,决定延迟其他学业的完成。这一切深深地让我感动。感动于菩萨的慈悲安排,感动于学生们所做的一切。更感恩于结识佛法。因为学佛修心,自度度人,才能和学生们结下善缘。
信佛,而且必须是无一丝怀疑的深信,才能身心放下,把自己完全交给菩萨,得到救度。一时有了,好像是实实在在的。一时没有了,好像又抓不到了。突然之间又有了……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 只有认知人是虚实二化,似有似无,才能看破放下,修成佛性。
学习《白话佛法》第五册第三十八篇《学佛就是调心》
摘录:什么叫“自净其意名为定“?就是这个人把自己的意念弄得很干净,讲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一定是干净的。因为当你一个意念出来,一个观点,一个想法出来你自己已经过滤过了,你把它想得很干净,那么你这个人心就定得下来。
分享:尽管学佛修心,道理都明白。可是当遇到前世的缘分时,还是会被牵引,身不由己。行为上尚且能够控制住自己,但是意念却收不住。这几天一直也都没有跳出来。今天学习《白话佛法》,“自净其意名为定”。把自己的意念弄得很干净,讲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一定是干净的。一个意念出来,一个观点,一个想法自己已经过滤过了,把它想得很干净,那么心就定得下来。看到这些话就明白了,也破除了迷境。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心自然也可以定下来了。感恩菩萨慈悲加持!
学习《白话佛法》第五册第三十九篇《心地无乱自性定》
摘录:做人要懂得放下,就是说自己不要把这个包袱背在身上。
分享: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对于从意念中走出前世缘分的牵绊还是走得踉踉跄跄。昨晚看到了白话佛法里的这句话,“做人要懂得放下,就是说自己不要把这个包袱背在身上。”突然清醒了,无论是什么样的缘分,原来是自己没有放下。是自己把这个事情当作心上沉重的负担背上了。因为没有觉察到背负,当然也不可能想到把它卸下。虽然心里想着要放下,可是意念中每一次的回思回想又把自己推回了缠绕的轮回。如果没有这样的《白话佛法》来点醒,就只能是反复持续。
菩萨真的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每一句理论都对我们人间受用。而正因为学习了佛法,才逐渐有了转化烦恼的见悟。感恩!
学习《白话佛法》第五册第四十篇《学佛要懂宽容》
摘录:一个人要懂得宽容。宽容是什么呢? 宽容是一个宝贝,一个人如果掌握了这个宝贝,他可以在人间消除很多的烦恼。宽容必须要无边无际,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万物它都是犹如虚空啊,虚空就是假的,就是空的。在人世间,我们既然活在虚空当中,对所有的一万分景象,你能够包容它。
分享:上周第一次给3到5岁的低龄儿童上课,很多孩子不愿意单独留在教室里,一定要父母陪伴着。作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旁边坐着那么多家长看着,当然是不太舒服的。不过抱着一切随缘的心态,我也允许家长们一起上课,我只管投入教学就好了。没想到家长们很喜欢我的互动教学,全情投入一起参与游戏,玩得比孩子们还开心。课后,他们都觉得很棒,和我交流儿童教育的方法和理念。我突然发现,这个班级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儿童班,而明明是一个亲子互动班了。课后校长问我情况怎样,我说有很多的家长陪同上课,她觉得这个是比较麻烦的。家长会干扰到学生和老师。我对她说,其实还好,只要掌控得当,亲子互动学习的效果还是蛮好的。
其实如果懂得宽容,掌握了宽容这个宝贝,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所有万物都是犹如虚空,对所有的一万分景色,也就能够包容它。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学期菩萨给自己安排了给这么小年龄的孩子上课。我完全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这么小的孩子,我也说不了佛法,度不了人。 在开课前,给菩萨上香,突然有了一个意念,就是要多结善缘。果然第一堂课后,就和家长们结下了善缘。感恩菩萨的慈悲加持,现在我明白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学习《白话佛法》第五册第四十一篇《去除执着,离开欲望》
摘录:无所求,无所得,无所谓啊。对什么事情都要无所谓,不能有所谓。
人间始终是污染你本性的地方,到了人间,投了人道,就等于开始进入了欲望之道。要把欲望转换成智慧的光明。
分享:前不久妹妹家要买房,可是她的钱不够。妈妈就让爸爸把卖掉我们家旧房子的钱拿出来给妹妹。爸爸不太乐意,也怕我有想法。我和妈妈通电话,告诉她,我没有任何问题。我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一些,能帮助妹妹买上房,过上安稳的日子,我也特别高兴,我的家人也不会有任何想法。最后爸爸把钱款转给了妹妹。同时我也告诉妈妈,在他们百年之后,他们现在住的房子也给妹妹吧,我居住在国外,并不需要在国内有房子,多一套房子对于妹妹来说,就是多一份保障。
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淡然的。当然事后也有突然想到,妹妹一下子就有三套房了,我什么都没有,心里小咯噔了一下。不过这个劲儿很快就过去了,无所求,无所得,无所谓。人间始终是一个污染本性的地方,到了人间,投了人道,就等于开始进入了欲望之道。也唯有闻到佛法,找回自己的本性,看破一切虚幻,才能真正把欲望转换成智慧的光明。
学习《白话佛法》第五册第四十二篇《用精气神转变欲望》
摘录:我们做人要懂得“见人之得,如己之得”。看见人家得到的东西,就像自己得到一样欢喜。“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就是看见人家失去了,就像你自己失去一样地难过疼痛。
分享: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妹妹买上了房。妈妈很高兴,有了房子,就有了真正的家,妹妹的日子也算是稳定了下来。家里的一件大事着落了。“见人之得,如己之得”,我也是由衷地为他们高兴。为妹妹解决了生活困境而高兴,为爸妈解决了后顾之忧而高兴。
上周在学校,一位学生哭着来告诉我,他的滑板车被人偷了。看着他泪流满面,我很难过。因为这个孩子是非洲难民,家里经济情况非常不好。这辆滑板车对他来讲太重要了,所以他才会哭得这么伤心。自己的孩子也丢失过滑板车,也处理过其他孩子自行车丢失的情况,但是以前也都没有觉得像自己失去一样地难过疼痛。但是这次,想到他家的实际情况,我就开始难过心疼了。赶紧安慰他,稳定他的情绪,找出解决方法,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好在他知道是哪个孩子恶作剧拿走了滑板车,第二天就又找回来了。“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有了佛的善心,有了佛性,才能真正做到啊。
学习《白话佛法》第五册第四十三篇《不追逐名利,让众生快乐》
摘录: 要心中平和,我们要有悲悯之心。我们对谁都要悲悯,就是说要可怜他。因为你可怜他的话,你心中的恨就会少一点。多可怜人家一点,心里就有爱。
如果是正见的话,我相信你,就叫正见;我怀疑你,就叫邪见。邪见之后,就是不正见,不正见就是边见。边见就是不是从正面去看这个事情,从边上去看这个事情,看出来都是歪的。所以要放弃自己的怀疑,否则都属于不正当的见。有缘众生一定要好好改正自己的邪见、不正见和边见。
分享: 圣诞节快到了,照例我们一家要去公婆家住上几天。以往每年都是住在公婆家,但是今年不同了,先生的小妹妹一家回到了德国。婆婆就和先生说,让我们一家四口去住酒店,腾出房间给小妹妹一家住,因为我们的经济条件比较好。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还是不开心,觉得她就这么把我们一家赶出来了,没有考虑我们的感受。我和孩子们都不太情愿去过圣诞节了,谁会在圣诞节去住酒店呢。 找了一圈,酒店愣是没找到。圣诞节期间很多酒店都不营业,而仅有几家营业的酒店费用非常高,我们觉得不值得。过了几天,突然有了意念,为什么不能去问一下先生的大妹妹呢?她家大,有足够的地方。果然,在菩萨的加持下,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两个孩子住他们家,和表姐们一起睡。我和先生在她家邻居出租的一套公寓住。问题解决了,公寓离得近,费用还不高,而且我有了独立的生活空间和厨房,可以方便的和孩子们一起煮素食了。以往每年的圣诞节,因为婆婆看不惯我的素食饮食习惯,我都会特别小心,低调地吃东西,有时会饿肚子。而今年两个孩子也吃素了,没有厨房煮,就更不方便了。这一切菩萨都知道,都看到,默默地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感恩菩萨!
回想整件事情自问,为什么我婆婆为她的女儿做些事情,我就生气了呢?而我妈都帮助我妹妹买房了,我却一点都不生气,反而很开心呢。问题出在哪里了?还是没有做到平等心,还有自家人和婆家人之分。因为悲悯心不够,所以做不到对小姑一家真切的同情。因为正见不够,从而产生边见,怀疑婆婆偏心,从而心生不满。好在有《白话佛法》帮我破迷开悟,在生活中的点滴里修行,发现自身的邪见,不正见和边见。修行之路有善知识指引,有师父相伴,有菩萨加持,我们何其幸运,一定要好好珍惜。
学习《白话佛法》第五册第四十四篇《净念要相继》
摘录:“净念相继”,师父告诉你们,这个绝对是玄机之语啊。就是你们心里有难过的时候,你不要让这个难过的思维出来,你就一直想开心的事情,你就一直开心了。就想自己干净的念头,到后来人就干净了。脑子只能这样,把不好的念头除掉,把好的念头留住。这就是无上妙法啊!
分享:12月孩子们有芭蕾舞公开演出,近阶段的练习非常密集。一天晚上接了老大回家,在车上发现老大在默默地流泪。问她怎么了,她说今天的练习,她明明没有跳错,可是老师一直盯着她骂,让她不断地重复。而其他跳错的孩子,老师根本不去讲她们。她觉得不公平,随后委屈地在车里抽泣起来。我一听明白了,老师和孩子都处在极度的压力之下,老师的脾气在公演之前因为压力通常是特别爆的,而孩子又累又委屈,同时还承受着芭蕾舞训练所产生的身体疼痛。该怎样和孩子说呢?想起师父说的,骂你是为了你好。想想道理是对的,孩子是跳得好的那个,老师自然就对她要求严格,希望她的舞姿可以更加优美,舞台表现可以更加优雅。而那些跳错的的孩子,肢体的表达和舞台的表现是要差一些,而且在演出后也不再继续跳芭蕾了。所以老师自然就不会去说她们了。于是就和女儿耐心解释,老师说你是因为你还有提高的空间,你还有潜力,是为了你好,希望你可以美美地站在舞台上。同时也举例自己不久前参加的一次训练,老师也是当着众人的面骂我,让我重复练习,明明我比别人做得好。我当时想的是,老师单独纠正我的错误动作、指导我,我真幸运。因为可能我还有悟性,还能提高,所以老师才对我严格。女儿听了后,默默地想了一会,情绪慢慢地平复了。
“净念相继”,当我们心里有难过的时候,不要让这个难过的思维出来,一直想开心的事情,你就一直开心了。难过,就等于让不干净的念头进来了。脑子里不停地想干净的念头,就会自然地在心里增强信心。把不好的念头除掉,把好的念头留住。这就是无上妙法。
学习《白话佛法》第六册第一篇《学无量心
修无为法》
摘录:一个人不能有心的,有心会很累的,疑心生暗鬼。
无量心就是气量大。有无量心,任何心都能够安抚住。修心要修无量心。平衡自己的身心就是要心态好。
分享:连着两个星期,两位学生家长在没有和我这个任课老师事先沟通的情况下,自行让她们的孩子去中班听课。事后也都没有主动来和我报备。于是我和中班的任课老师以及学校管理层沟通,因为家长们的这种做法违反了学校的规定。学生转班只能是老师内部之间的讨论和决定,家长是不能干涉教务的。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当时是有些不开心的,起了烦恼心。可是转念一想,如果我是学生家长,我会怎么做呢? 我这个小班的年龄跨度是3到5岁,其中3岁的孩子占大部分,而且学生人数多。上课的时候部分家长也是陪着一起上课的。而中班的年龄跨度是4到6岁,学生人数少,没有家长陪伴。并且这是一所台湾学校,我并不来自台湾,所以也只是代课这两个学期。家长想让他们适龄的孩子去台湾籍常驻老师那里上课,也算合情合理啊。家长们可能并不清楚学校的规定,所以处理上不是非常的合适。想完了这些,也就不生气了。随遇而安,随缘相处。
一个人不能有心的,有心会很累的,疑心生暗鬼。如果能经常想“哦,这个人他这样做他的事情,他一定有他的道理”,你这么一想你的气量就大了。无量心就是气量大。有无量心,任何心都能够安抚住。修心要修无量心。平衡自己的身心就是要心态好。
学习《白话佛法》第六册第二篇《让“心”来“返老还童”》
摘录:过去我们很多人不懂得佛法,现在跟着师父学佛法了,你们是不是改换了人生啊? 你们是不是越来越走向年轻啊? 年轻了,开心了,心态是不是好了? 是不是会更加珍惜身心和周围事物的感情啊??所以人要学会反思,必须要学会反思。
分享:这个学期代课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周五突然有了意念要念解结咒。周六在去学校的路上开着车一路不计次数地念着解结咒。到了学校,还没进教室就遇到了中班的老师,她主动问我春节活动我的小班要不要和他们一起表演节目(其实他们班是计划只和大班一起表演的)。并且她已经准备好了节目。课后,在教师休息室,一位资深的老师也和我沟通幼儿教学的经验,并且劝我上完这两个学期的课后,可以考虑继续教下去。而她平时是基本上不会正眼看我,更不会和我说话的。我心里暗暗想着,解结咒太厉害了,感恩菩萨!
跟着师父学佛法,我的人生改变了。别的老师都不愿意接小班,孩子太小,很难教,我接了。转换思维去考虑,这是我的一次新的学习机会,我珍惜这样的教学机会。在学校里受到不公平对待了,也会去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是主观的原因,我就去改。如果是客观的原因,我无法改变的,我就运用心灵法门的方法,去念解结咒,化解冤结,将恶缘化解成善缘。其实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台湾学校教书的时候,就梦到了很多的阻碍,并且有一个声音恶狠狠地对我说,我不可以在那里教书。但是因为我学佛了,懂得佛法了,知因懂果了,就会转换思维,去学习反思。会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让我来修习忍辱。
就这样,跟着师父学佛法五年多了,心逐渐地返老还童了,感恩师父!
学习《白话佛法》第六册第三篇《无我才能有境界》
摘录:我们任何念头转变,实际上有时候一念就上天堂,一念就下地狱。其实是你的心念在转变,人家什么都没有变,是你的心在变。
实际上你不能判断准确的,只是虚妄的心在动。
分享:上周六在学校觉得校领导们怎么突然对我这么好,又是补给我教师节礼物,又是主动替我张罗教学工具,校长还给我吃她亲手做的小点心,觉得心里暖洋洋的。其实之前和领导们的关系一直是不咸不淡的,觉得领导们并没有为我去争取我应有的平等待遇。虽说不计较这些东西,但有时候想起来,心里还是有些悲戚戚的。而接手这个班级也有些日子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反馈都还不错。领导们挺满意的,对我也逐渐地亲近了起来。
反思一下,之所以心里一会儿暖洋洋,一会儿悲戚戚,其实还是自己这颗虚妄的心在动,在用自己的设定来判断别人。可能领导们对自己一直也都不错,只是因为自己的负面设定,而感觉不到。而领导们对自己的关心,对教学的支持,可能也只是一种正常的工作表现,而自己又觉得受宠若惊了。就像《白话佛法》写的,我们任何念头转变,实际上有时候一念就上天堂,一念就下地狱。其实是你的心念在转变,人家什么都没有变,是你的心在变。而我们实际上是不能判断准确的,只是虚妄的心在动。
学习《白话佛法》第六册第四篇《因缘无一生灭》
摘录: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缘上来了,因缘下去了,犹如今天太阳升起来了,是我们跟太阳有缘分,那么,到了晚上呢,太阳下去了,我们跟太阳今天一天的缘就没了,那么迎接我们的是月亮。
分享:中午等公交车回家,因为是非繁忙时段,每半小时才有一班。室外温度已经是零度了,所以找了个室内的地方一边念经一边等车。一会儿看到手机交通提示,公交车延误8分钟。于是继续等车,没有马上出发去车站。再一次看交通提示,发现车辆到达时间又准时了。赶紧跑去车站,可是还是生生错过了。我很气恼,提前二十分钟到,还是错过了。等下一班又是半个小时。可是想想还是自己的错,怨不得别人,没什么好抱怨生气的。虽然天气很冷,可是阳光灿烂。决定步行回家,并且要专心享受在阳光下步行的快乐。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到家了。虽然挺累的,但是觉得还挺不错的,太阳暖暖的很舒服,空气清冽,走路锻炼还减肥。
晚上看到这段《白话佛法》,生活真的就是这样。坐公交车的缘分错过了,可是却跟阳光、清冽的空气和一路的风景有了缘分。而回到家,这一切的缘分也就又都结束了。因缘上来了,因缘下去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理解因缘,把握因缘,持有正念,培养喜乐。
学习《白话佛法》第六册第六篇《不取不舍不着相》
摘录::人不需要着相。就是说,不要把事情看得太重了,不要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你今天这个事情大得不得了了。人要不着相,就是永远不要把这件事情看得太真了。
分享: 孩子去台湾做了两个星期的交换生。她在台湾的寄宿家庭送了她一块贵重的玉石,让她送给我们。收到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们吃了一惊,随之而来的是压力。明年这位台湾学生也会交换到我家住上两个星期。礼尚往来,可是如何得体地还礼呢,那块玉石那么贵?于是去向我的台湾同事们请教。他们也都觉得收到玉石太贵重了,给不出好的建议。只有一位学佛的同事听了后对我果断地说,你把那块石头放下。你现在一直背着那块玉石,着相了。不要去想那要多少钱,要等价还礼。之所以送玉石也是因为这家人家收藏玉石,家里有很多。那就是一份心意,一份礼物。你就按照一份心意,一份礼物的标准心态去准备礼物就好。她一说,我突然就明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真的是这样,我一直毫无察觉地沉重地背负着那块石头,想着它的贵,着相无法抽离。很感谢同事对我的棒喝,她用佛法的智慧帮我破迷开悟。
人不要把事情看得太重了,要不着相。
学习《白话佛法》第六册第七篇《学佛要马上解脱》
摘录:人开悟之后,就是从独觉到缘觉。独觉是什么? 是一个自己先要明白,明白这些事情之后,你的缘分到了,你就更觉悟了,这个时候,就是由本身自身的感觉到这个缘,然后升华到缘觉,也就是,有了这个缘促使你觉悟。
分享:昨天到了公婆家准备一起庆祝圣诞。孩子们吃素已经有段日子了,可是昨天突然老二说,她想在圣诞自助大餐时尝尝鱼。老大也觉得素食只是不吃肉,鱼不是肉。我听了心里有些着急,可是又不能强横干涉。只能绕着弯子对老二说,鱼是海货,她正感冒,吃了会发的,对身体不好。过了一会儿冷静下来想到,不能完全怪孩子们。平时在家里没有荤食,环境干净气场好。到了公婆家全都是大鱼大肉。亲戚们也都吃荤,那样的环境,孩子们难免会受到气场的影响。于是求菩萨,让孩子们开智慧,知善恶,不要吃荤食。同时也许愿这几天针对这件事为孩子们每人每天念49遍心经。
人开悟之后,就是从独觉到缘觉。如果自己不明白,还是固执地怪罪孩子们,生气给他们黑脸看,缘觉也就不会来了。明白了道理,主动去寻求解决方案,才会等来缘觉。缘分到了,才能更觉悟,知道要用佛法来解决,要求菩萨,要念经。但是也要放下,不要去执着于结果。因为了这个缘,促使自己觉悟。
学习《白话佛法》第六册第八篇《学习融通
转化境界》
摘录:佛法是用智慧来转这个人间境界的。所以,要不被境转,你能转境,而不被境转,你就越活越自在。人越来越自在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叫通融的力量,融会贯通的力量,就是什么事情,你都会慢慢理解,把它解决掉。
分享:在家里只做素餐好几年了,可是每年的圣诞和元旦先生还是会做两道传统肉菜。今年圣诞之前,意念起,于是和先生商量说,现在我们家三个人都是吃素的。婆婆分配给我们家为圣诞大餐准备的肉丸子不太合适了。能否和她商量一下,我们可以做其他的素食。先生觉得也有道理,和婆婆商量后,婆婆也同意了。我心里好高兴,心想厨房终于不用有肉腥味了。而元旦的那道传统大菜惠灵顿肉排,我早就会做素食版的了。到时候给先生做素食版的就行了。没想到,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一己执念。先生觉得,他还是想在新年之际吃传统的肉排。他可以自己做自己的份,我做素食版的给孩子们和自己。我听了好失望啊,不过我是能够理解先生的。沉默冷静了好一会儿,突然有个意念出来。最近孩子们很迷火锅,于是就问孩子们想吃火锅还是惠灵顿素排,孩子们一听可以吃火锅,当然说要吃火锅了。先生一听我们三个都想吃火锅,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再坚持他的肉排了。我太开心了,感恩菩萨加持,让我们终于可以干干净净地迎新年了。当然我也很努力地去学习做素贡丸、素火锅汤底,搭配美味健康的食材,希望一家人欢欢喜喜地享用素火锅,喜迎新年。
佛法是用智慧来转这个人间境界的。要不被境转,你能转境,而不被境转,你就越活越自在。人越来越自在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叫融通的力量。就是什么事情,你都会慢慢理解,把它解决掉。
学习《白话佛法》第六册第九篇《让环境来锻炼自己》
摘录: 任何一种环境,我们要随着境界去任运。我们要去适合自己生活的任何一种环境,去启动和转动。
分享: 前些日子,孩子找不到家里的钥匙了。这挺麻烦的,因为这里是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门,住宅楼的大门、车库的门、储藏室的门,当然还有家里的门。全套换掉要花很大一笔钱。先生知道后很生气,对着孩子训斥。我看着就对先生说,别发脾气了。平时我们也一直在讨论佛法,发生事情的时候怎么就忘记运用了呢。掉钥匙是孩子的过失,当然应该和她讲清道理。但是大动肝火除了伤身体以外,并不能帮助解决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平静地去找解决方法。先生听了,想了想不发脾气了。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把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就是没找到。虽然心里仍是有许焦虑的,但是想着一切随缘吧。如果真该换锁换钥匙,那也就换吧。如果该找到的,菩萨一定会有提示。这样过了大半个月,家宅平安。一天一个意念起,钥匙就在车里的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了。全家都很高兴。我特别高兴,因为先生在这件事上运用了佛法,没有继续气急败坏,无休无止地去训斥孩子,也没有急着去马上更换门锁,更没有让焦虑影响着每天的生活,而是去学习随缘生活,随遇而安。
就像师父说的,我们要去适合自己生活的任何一种环境,去启动和转动。当不好的时候,我们把它转动,让它从好的方面走。怎么转呢?就是要念经和运用佛法的智慧。
学习《白话佛法》第六册第十篇《自性无碍
无罣碍故》
摘录:学佛需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
分享:前些日子,孩子问我,为什么我们法门要念那么多的经,而且还要吃素。她接触到的佛教徒,家里也供着佛台,也去庙里烧香拜菩萨,可是不念经,也不茹素。我依稀记得自己当时的回答是念经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吃素不杀生,是培养慈悲心。其实我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满意,觉得只是讲了个表象。自己深想,那到底为什么呢?心灵法门看似入门很简单,其实真正要做到依教奉行并不很容易。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念经,学习佛法知识,守戒律,修正自己的行为,其实是要求很高的。那么自己这些年来修行的最大的收获又是什么呢? 是来自于内在的改变。但是内在修行并不是在第一年、第二年,业障还没减少的情况下就能够开始的。开始时只有通过念经,先让浮躁平复下来,和菩萨接上气场。然后通过大量的念诵经文,还债消业障。有了一些能力后,开始为家人念经,建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进一步的修行保持一个好的气场。念经就是修行的基础,就像是地基,没有地基,是无法往上盖楼的。在机缘成熟的条件下,才能开始下一阶段的修行。那么有捷径吗,可以不用念那么多经吗? 没有,就像师父在《白话佛法》里说的,当身上的孽障还很多的时候,你的债还太多,心上的污垢还没有擦拭,谈不上修心。明白了道理后,就会踏踏实实地抓紧时间念经还债了。学佛只有老老实实、诚诚恳恳、脚踏实地。
学习《白话佛法》第六册第十一篇《要学无碍大悲心》
摘录:因为你心中已经有着相了,所以,你对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对待。菩萨要我们远离法相,就是要我们不要去执着在某一件事情上面,就是着相。因为你离开了法相,你就变得自由自在了。
分享:前不久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楼道里骑踏板车。我让他下来推行。他不听,我告诉他这是校规,他必须要遵守。他告诉我,他就不遵守校规。我再告诉他,如果多次违反校规,是要被学校劝退的,没想到他回答我,那样最好,我本来就不想来上学。我一下子气炸了。虽说这是个刺儿头学生,可平时我的话他还能听进去,没想到现在这么破罐子破摔。我在气头上,就对他说,你以后不准到我的班级来。我不愿意再和你说话了。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生气,这么无可救药的学生,算了,放弃吧。第二天冷静下来后想想,如果连我都不理他了,那真是没人理他了。那后果只能是更糟糕,他是难民,国家内战好几年了,加上一路逃难,他的确也是没有上学做功课的这个习惯。他其实是缺少教育。我就不应该太斤斤计较,用我的执念来把他排除出去了。过了几天他来我的班级等他的妹妹,站在教室门口不敢看我,我就主动和他打招呼。他一下放轻松了,也和我打了招呼,并且稍后也向我道了歉。现在他又和往常一样会和我说笑了,我也又有机会可以教育他了。
因为心中已经有着相了,所以会对每个人有不同的对待。菩萨要我们远离法相,就是要我们不要去执着在某一件事情上面,就是着相。离开了法相,你就变得自由自在了。
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大慈大悲的师父!
如有说的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请菩萨慈悲原谅,帮助消业障。